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为食品安全创造好环境
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为食品安全创造好环境
  • m.casaroura.com
  • 2012-03-22 14:09:38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过去的一年,在国家强力措施陆续出台下,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本应该更加放心,但一件件令人惊奇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大家更加担心。食品安全自然再度成了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代表委员们不再一味冷眼看待,而是提出了更具建设性的建议。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等与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化工范畴,业内专家也不仅仅一味抱怨被背上了“黑锅”,而更多的从产业自强、自律的角度正视挑战,以求为食品安全创造更好的环境。
        
        食品添加剂: 不能让生产方担责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目前食品安全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据了解,去年,工信部针对近几年频发的瘦肉精事件专门进行了一项莱克多巴胺生产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尚未发现专门生产莱克多巴胺的企业。工信部根据调查初步判断,市场上莱克多巴胺大多是从地下工厂(黑窝点)或正规企业非法生产并流向饲料和养殖企业的。
       
        违法分子的这些做法让整个化工行业背上了“黑锅”。记者从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了解到,去年,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较多,媒体也陆续披露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尽管和以往一样,这些事件与食品添加剂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却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政府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严格管理有矫枉过正之势,造成城门起火、殃及池鱼的后果。数据显示,2011年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虽然主要产品的产量、销售额仍然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幅小于往年,上半年全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苏丹红不是政府允许的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是工业原材料,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很少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而且,如果没有甜味剂、蓬松剂等添加剂,人们就享用不到既丰富又美味的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认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才是罪魁祸首。像明矾油条、漂白粉馒头、大头婴儿毒奶粉、地沟食用油、福尔马林鸡爪等,其所含的那些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从未被批准添加到食品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而不应将责任归到食品添加剂身上。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阿不都拉·阿巴斯建议,要增加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也就是要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新凤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景认为,应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的力度,建议从严从重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也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着眼于全过程、各环节、多节点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产前、产中、产后哪个环节出问题处罚哪个环节,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全国政协委员董良翚等9名委员则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案。他们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工业要改变片面追求“色香味”、过度依赖添加剂的现状。
        
        化肥:大力推进科学施肥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土壤残留重金属,从而发生食用这类土壤生长出来的作物中毒的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曾希柏认为,由于过度使用化肥,一些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分解的重金属。人们吃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种植出来的蔬菜和粮食,或喝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后,就会被污染。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不到1%。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却令人吃惊。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更让人吃惊的是,我国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在蒋高明看来,这将严重威胁到食品、粮食安全。
       
        科学使用化肥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落脚点。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了《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国家标准,此举被称为从化肥生产源头抑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中阿化肥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武四海指出,在有些人的头脑中,认为凡是用过化肥的农产品都不是绿色产品,只有不施肥或者用有机肥的产品才是绿色产品,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其实,工艺成熟、严格控制的化肥生产绝对不会把有害的元素带到农产品当中。因此,绿色食品决不能排斥化肥的使用,关键是怎么样做到科学合理地施肥。
       
        陈君石也认为,我国农户生产农产品,还未达到规模化、规范化,科学知识水平不足,使用化肥不科学也是客观存在的。他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的规模要大,生产要规范化。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在不断改善的,总体上是安全的,但确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极少数不法分子不讲诚信、不讲良心制造出来的问题。韩长赋认为,除了加强监管外,最重要的应对措施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眼下,农业部已经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园区的建设。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意见》也已经出台,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重点:一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二是积极改进撒施、浅施、表施等传统落后的施肥方式,集成配套科学施肥技术;三是大力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四是加强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农药: 发展安全绿色产品
        
        高毒农药残留是最被人诟病的威胁食品安全的问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认为,农药之所以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缺少合适药剂、残留标准少、假劣农药、使用不规范、监测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尤其不规范使用是导致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业内专家认为,彻底根除高毒农药品种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但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据了解,去年,我国对现有的22种高毒农药禁用了其中的10种,撤销了6种农药在蔬菜、果树、茶叶上的登记。之前,我国已经禁用了23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限制了19种农药的使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认为,有些高毒农药的品种在短期内很难找到理想的替代品种,全面禁用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今年,国家已经开展农药残留专项整治。
       
        专家们表示,发展替代产品仍是解决之道。工信部发布的《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存在绿色环保产品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未淘汰的问题。目前,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环保农药品种发展缓慢,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仍占一定比例,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20多种高毒农药品种仍需进一步削减和替代。工信部原材料司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农药行业发展必须走无公害和绿色环保之路。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新品种农药的产量要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生物农药比例要进一步提高。
       
        顾宝根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系统工程,开发和使用安全药剂是实现源头治理的最好方法,比如生物农药。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生物农药创制联盟,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从事生物农药研发和生产,农业部也正在修改生物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进而简化登记手续等。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生物农药、环保型农药发展很快,近3年增加的环保型产品的数量达到之前的总和。周普国也表示,无论是从管理层面还是从应用层面,或者是行业发展层面,大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农科院院长陈秀兰还建议,要建立生物农药推广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生物农药企业的扶持,同时加强推广生物农药的宣传和培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使“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的理念落到实处,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要对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予严厉打击。积极开展对生物农药市场的监督,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化学农药、假冒生物农药流通,为推广生物农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