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美国石油天然气在亚洲和欧洲市场失利
美国石油天然气在亚洲和欧洲市场失利
  • m.casaroura.com
  • 2018-11-23 10:01:34
  • BWC中文网
  •   EIA(美国能源署)近日表示,美国不间断的页岩开发努力将使得该国超越全球其他主要油气生产商,到2025年,美国的页气油气可能占全球原油和天然气总产量增量的一半左右。不过,迹象表明,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并不会在与俄罗斯等传统石油大国的长期博弈中处于上峰,美国的能源优先计划战略或也将戛然而止。

      根本原因在于页岩开采和生产成本依然高企,而美国大多能源企业为此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分析师称,最终美国能源企业或需要付出90亿桶页岩油的产能来还清全部的债务,这几乎相当于10年来的产能。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认为,这些都是“庞氏金融”的例子。

      无独有偶,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消息称,2018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几乎没有向欧盟国家供应,并失去与俄气天然气的竞争力。俄罗斯天然气正在与美国争夺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斗争中获胜。

      消息称,“2018年在亚洲市场有利的价格行情情况下,美国液化天然气几乎不被供应给欧洲国家,并对俄气公司管道天然气失去竞争力。前10个月,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和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洲国家的供应量比例超过100:1”。

      事实上,相较于美国天然气,欧洲大力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石油美元对欧洲经济的桎梏或令欧盟多个成员不可忍受。比如,美国对伊朗石油天然气出口进行金融限制之后,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无法正常继续购买伊朗能源。

      为此,德国和法国数周前就提早呼吁建立独立于美元的全球支付系统SPV,也被称为石油欧元。而欧盟主席容克则表示,欧洲人竟然被迫用美元购买自己的商品的情况是很"荒谬"的,而用美元支付所有能源账单更是奇怪的。

      可以说,欧洲去美元化的声音已渐入佳境,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元正在成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向外出口的一大障碍,尽管可能一些市场会认为这会避免各种金融限制,但继续依赖美国能源,绝非长久之策,因为这样将永远受到石油美元的桎梏。

      值得一提的是,去石油美元化在亚洲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亚洲应将大量的石油贸易向人民币和日元过渡。我们注意到,这一观点也是建立在一系列事实基础上,比如,原油人民币期货今年3月问世以来,路透社季度报道称,中国一家石油企业已签署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中东石油进口协议,未来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协议。

      这意味着,中国拟用人民币采购大量的石油或天然气。并将对石油美元带来直接冲击,事实上,自2017年10月初开始,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就部分以人民币结算,这也打开了中俄能源交易无美元化环境的货币新局面。或正是在去石油美元化的驱动下,中俄能源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原本计划扩大对亚洲市场出口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则面临出口阻滞,产能过剩的困境。

      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商

      早在2014年5月,中俄双方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长达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 不久前,俄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表示,俄将于2019年12月20日起开始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俄媒在8月就曾报道称,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首席分析师伊戈尔尤什科夫认为,美国将中国天然气市场让给了俄罗斯。美国天然气和石油或在中国市场出局。

      据船运数据,9月份以后,中国采购商完全停购了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而近三个月以来,中国进口美国石油、液化天然气数量出现大幅萎缩。另据Refinitiv汇整的船舶追踪及港口最新资料显示,中国10月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已降至零。而在此之前,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0月5日公布的美国8月外贸数据显示,中国早在8月进口美国原油量就已经降至零。

      也就是说,美国于今年年初宣布其已成为能源输出国后,原本计划迅速抢占欧洲和亚洲大量市场份额的计划或正在面临现实中的落空,但大多数美国能源企业都为此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进行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路透社11月15日则直言不讳称,美国原油2019年前景笼罩供应过剩担忧疑云。Zerohedge认为,美国的石油经济或正在付出惨痛代价。

      在美国天然气和原油的销路萎缩过程中,石油美元将受到进一步重击,这对美国联邦债务已高达21.7万亿美元,急需通过能源出口变现的美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恶性循环。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天然气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