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未来中国化肥产业将迎来一场变革
未来中国化肥产业将迎来一场变革
  • m.casaroura.com
  • 2014-07-20 08:32:20
  • 经济观察报
  • 7月3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杭大鹏来到了中国化肥最大的产业基地——山东省临沭县。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启动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水溶肥在山东、河北、新疆、内蒙、广西、云南、甘肃等10余个省的示范推广。

      这种新型农业技术被作为全国农技中心重点推广的“一号工程”,其背后隐现的是中国农业正在发生的一场巨大变革。

      随着新一轮土改的全面推广,大量田地流转集中,中国农业诞生出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社长;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生产方式的出现倒逼着农资产业的变革。

      眼下,作为农业中最基础、占比最高的生产资料,化肥产业已陷入到大面积亏损之中。整个化肥产业的转型已成为国家(保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企业(转型升级)三方迫切的需求。

      节水的需求

      “未来中国化肥产业将迎来一场变革。”在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会议上,面对甘肃、内蒙等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和众多企业界人士,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杭大鹏如是说道,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在推动新型化肥市场的崛起。

      之所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水溶肥会成为全国农技中心的“一号工程”,在杭大鹏看来,是因为它可满足国家这一战略需求。“人多、地少、水缺”已成为中国农业面临的严峻难题。如何在“地少、水缺”的情况下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成为了全国农技中心、农业部乃至中央政府最为紧要的任务。

      过去,中国农户浇水多是“大水漫灌”、施肥普遍随手撒施,不仅浪费水、肥资源,而且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水溶肥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合滴灌施用的新型肥料,具有节水高效等特点。

      全国农技中心测算的数据显示,仅华北地区近2亿亩小麦玉米发展水肥一体化,一年两季可节水200亿方,超过北京市5年用水总量,接近南水北调规划总调水量的一半。

      2013年,农业部颁布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计划2015年全国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新增推广5000万亩以上。“这一农业新型技术和新型化肥的推广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解释道,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的现实是最适合种地的雨水丰沛的南方都搞起了工业,成了粮食净调入地区;最不适合种地、雨水稀少的北方,却因为经济落后只好发展农业。

      北粮南运,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北水南运”。因为每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瓜果蔬菜的水含量高达9成,从寿光运一车蔬菜到南方,意味着从北方旱地运送了9成的水到南方。更何况农业生产中还要损耗大量的水。

      如何在北方旱地保证粮食安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去年11月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新农民”的出现

      与此同时,新型农民的出现、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倒逼着农业新型技术、新型肥料的兴起。

      2008年,中国开始了土地流转的试点。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已达26%。中国诞生出无数的新型农业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国土部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意味着全国半数以上的耕地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承林教授指出,在过去一家一户生产中,随手撒施的复合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是因为适应了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生产中,传统复合肥已无法满足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

      章银旺是山西朔州应县的种粮大户,他流转了附近村子520多亩地,其中包括70亩大棚。他说,过去一家两三亩地,农户无力投入资金、技术,只图实惠便宜、简单易行。传统复合肥价格低廉、随手撒施,适应了这一需要,尽管费时费力,但家庭耕种不计人工使这一问题被掩盖。

      由此,十多年前复合肥出现后迅速占据了中国化肥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2013年,中国复合肥产量已达5000万吨,位居全球第一。

      可如今,章银旺流转了500多亩地,每亩地流转成本近千元,总投入上百万元。章银旺坦言,以前化肥农药施用不对,也就损失800-1000元;如今,投入大风险大,一旦生产有失,动辄就要亏损数十万元。

      像章银旺这样的种粮大户普遍投建设施农业、种植高附加值作物。与过去的农户不同,他们对农资价格并不敏感,考虑更多的是投入产出比。“如果一亩地蔬菜增产200斤,就有近800元回报;少用一个人力,一天就能节省120元。”章银旺说。

      山东烟台果农在稳产基础上更希望水果早上市,樱桃提前一周出售就能卖出七八十元一斤的高价;寿光菜农则更看重产量,每亩200斤的增产就有近八百元的增收;黑龙江的大豆种植户最关心技术改进后能减少多少雇工,因为人力成本已从5年前三四十元/天涨至上百元/天;内蒙的瓜农更在乎西瓜口感品质。

      更高需求上的分化使得市场格局从传统复合肥一统天下向多种新型产品共同主导过渡。除了水溶肥外,缓控释肥、硝基肥等高端化肥市场大门也相继被打开。

      陈清认为,新型化肥市场的开启,是基于新型职业农民、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需求的产生。如,水溶肥通过滴灌施用,满足了节水节能的需求;缓控释肥缓慢释放肥力,满足了更长效、更省人工的需求;硝基肥快速释放、吸收率高,满足了增产高效的需求。

      资本抢滩

      目前,土地变革和城镇化形成的商机已被部分嗅觉灵敏的国内外农资巨头捕捉,不断有资本投入其中。

      2013年7月以来,金正大投资数十亿元在全国布局水溶肥生产基地;史丹利表示,公司拟出资6000万元开展新型环保高效肥料的研发;面对国内高端化肥市场的启动,挪威阿坤纳斯公司也在谋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在国内生物肥领域抢滩圈地。

      事实上,新型农资市场对于普遍亏损的化肥企业来说,也是一条救赎之路。

      目前,中国有复合肥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多达4700余家,总产能超过2亿吨。可实际总产量只有5000万吨,整体开工率仅为25%至3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5月份,中国化肥行业利润83.8亿元,同比下降40.1%。其中氮肥亏损23.6亿元,同比下降163.8%;磷肥3.5亿元,同比下降34%;钾肥17.7亿元,同比下降30%。

      相反,水溶肥、硝基肥、缓控释肥等新型化肥却有着丰厚的利润。以此次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的水溶肥为例,这种高端肥料占据着美国近6成的市场,以色列近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国外巨头垄断这一技术,中国水溶肥售价奇高。目前,进口水溶肥到港价约1万元人民币/吨,而市场终端价格每吨高达2万元—2.5万元。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介绍道,企业已经与以色列利夫纳特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引入以色列先进的水溶肥技术。

      虽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急于推广新型技术和肥料,但化肥产业的整体升级绝非朝夕之功。

      传统农业时代,复合肥由于氮磷钾比例相对固定,化肥企业只顾生产,销售则通过经销商层层代理。如今,与规模种植相适应的新型化肥有着不同的功能,配比、用量、施肥方式也多种多样。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指出,使用高端化肥有着较高的难度,需要技术辅导。国内企业要进军高端市场,首先就要实现从生产商到服务商的转型。事实上,国外巨头均是通过技术输出蚕食了中国化肥高端市场。

      国内现有的农技部门并不能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农技部门的一位基层人士坦言,全国每个县农技部门通常只有两三个人的编制、且没有经费,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如果企业为之,就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重新组建农业技术队伍,搭建销售网络。金正大2014年5月15日发布公告,公司将定向增发20.6亿元,其中12.3亿元用于建设高端化肥基地,4.3亿元用于100家农化服务中心的建设。

      但并非每个企业都能融来如此多的资金。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在国内推广高端化肥往往事倍功半。前些年政府启动了针对缓控释肥的销售补贴,但迟迟未能兑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