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聚醚多元醇行业产能加速布局行业集中度提升
聚醚多元醇行业产能加速布局行业集中度提升
  • m.casaroura.com
  • 2024-01-17 09:13:29
  • 证券日报网 
  •   1月16日,国内聚醚多元醇行业规模化生产企业隆华新材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5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77.19%至104.75%。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显示出下游需求应用场景广阔的聚醚多元醇行业的发展韧性。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付学军对记者表示:“尽管房地产和软体家居行业的需求可能受到影响,但汽车和运动器材领域正为聚醚多元醇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多元消费场景支撑行业韧性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产品的重要原料,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工原料,聚醚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家装、鞋服制品、防水涂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聚醚系列产品的产量以及需求量稳步上升。

      这也是包括隆华新材在内的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隆华新材表示,公司2023年度聚醚多元醇产品销量约54.1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2.91%。公司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结构,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由此带动公司产品销量提升,推动公司业绩实现上升。

      从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的变化情况来看,以聚醚多元醇家族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软泡聚醚为例,目前其下游仍以海绵及其制品为主,受到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软泡聚醚在应用端软体家居行业的需求量在减少,汽车消费量略有增长,其余鞋服、运动器材、箱包等行业变化较小。

      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韧性发展的一大支撑因素。隆华新材表示,汽车产量的增加,对公司的软泡聚醚、POP、高回弹聚醚的消费量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付学军对记者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助力聚醚多元醇的需求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户外运动和休闲用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将为聚醚多元醇在运动器材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机会。”

      提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卓创资讯分析师李训军对记者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对于塑料消费的提振作用相对较强,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对于轻量化的要求较高,这为‘以塑代钢’提供了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隆华新材于前不久公告,拟投资16亿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建设“高性能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并建设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该投资项目是对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向下游高性能改性高分子材料的进一步延伸。“这些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统称为塑料,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下游新能源汽车对于轻量化的要求。”

      供需主导因素增强

      下游多元需求的发展,也在加速行业供需格局的重塑。

      据此前数据,2022年度国内聚醚行业总产能约745万吨,较2021年总产能增长率为11%,同时产能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CR5(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8.5%,较2021年增加6.5个百分点。

      尽管2023年相关数据还未出炉,但头部企业在2023年度的产能增加或产能释放动作依旧不小。

      隆华新材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36万吨/年高性能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产能已全部释放。此外,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荣盛石化、长华化学等在2023年都有相关聚醚多元醇产能投产。长期来看,头部企业的多个扩产产能项目都在路上,如万华化学在烟台容威规划了16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扩能项目、在蓬莱工业园区规划了50万吨聚醚项目。

      “随着头部企业的扩产,行业竞争将加剧,但也将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高性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付学军认为,未来有能力研发高性能、环保产品的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价格走势来看,仍以软泡聚醚为例,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度软泡聚醚大体呈现先扬后抑的价格走势,价格整体处于近10年低位。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春青对记者表示:“2023年软泡聚醚市场主导因素由成本导向逐渐向供需博弈演变,市场供大于需的矛盾持续存在,价格呈现走弱趋势。”王春青说,2024年市场将维持供多需少的状态,随着新产能投入市场,市场竞争格局也会再度升级,价格重心或维持低位小幅偏弱。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