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十四五”我国石化产业带应走向前台
“十四五”我国石化产业带应走向前台
  • m.casaroura.com
  • 2019-08-18 09:28:48
  • 中国化工报
  • 园区上承区域经济,下接企业个体,承上启下,是极为重要的产业肌体组织和中间结构层级。正因如此,当前在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面,国内对化工园区给予了最多的关注,将其视为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牛鼻子工程。但国内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主导的产物,而不是像园区化发轫的西方国家主要是由市场和企业主导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结果必然是全国各地圈地建园蜂拥而起,众多园区竞争性、排他性有余,特色化、协同性不足,难以形成跨区域、全国性的产业一盘棋格局。随着国内化工园区数量激增,以及布局高度分散,我国的化工园区化越发显露出尾大不掉的尴尬,量变到质变的转折已近在眼前。
     

    当前,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一体化蓝图从理念到实践纷纷落地。呼应这一发展进程,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跳出近20年园区化发展的固定思维模式,从更高的层级、更广阔的视野来谋划产业的融合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有条件、也有必要启动石化产业带的规划建设,为探索石化业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辟新的思路、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舶来”园区沿海起步


    工业园区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传统意义的工业聚集区已有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悠久历史,而现代意义的化工园区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园区化探索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起步,作为舶来品,到现在也才有区区30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化工园区才真正迎来了大发展。


    上海化工区引领和见证了中国化工园区化发展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上海化工区成立于1996年8月,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特大型专业开发区,规划面积29.4平方千米。同一时期宁波石化经开区1998年成立,南京化工园区(现更名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成立于2001年10月,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2001年启动开发建设……可以说,目前国内这一批领先的化工园区,几乎都崛起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作为领行业之先的上海化工区,在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了我国化工园区化探索“先驱”“灯塔”“旗帜”等关键角色,也成为观察我国化工园区化历史进程的最佳样本。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再加上化工产业基础和有关政策支持等优势,上海化工区一成立就吸引了全球化工巨头的目光,成为国际资本抢滩布局中国市场的登陆点。十几年间,英国石油、巴斯夫、拜耳(现更名为科思创)、赢创、亨斯迈、三菱瓦斯化学、三井化学等跨国公司以及苏伊士集团、孚宝、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普莱克斯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均已落户区内,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化工园区。


    勇于探索创新是上海化工区持续领跑的另一宝贵经验。作为国内化工园区的先行者,上海化工区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五个一体化”,即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开发建设理念。


    遵循“五个一体化”理念,上海化工区以石化产品链为导向,开展产品链招商,构建起上中下游产品项目循环链;集中建设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公用配套设施,并建立了市场化公用工程运营服务模式;建设包括公共管廊、液体化工品和大件码头、道路、铁路、仓储设施在内的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建设绿色发展环境,开展“减量、循环、再利用”实践,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为园区企业提供“一门式”政府事务服务和完善的社会化公共服务,打造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五个一体化”的先进开发理念被写入了2004年发布的《关于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我国化工园区开发建设的典型示范和指导原则。


    近年来,随着全球智能制造浪潮的兴起,上海化工区又率先坚持“六位一体”智能化发展理念,推进“1+6+X”智慧化应用体系建设,成为国内智慧化工园区的拓荒者和领路人。


    经过近20年的摸索建设,上海化工区不仅获得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等多项光环的加持,也成为全国化工行业公认的水平最高、最有国际范的化工园区,始终挺立于中国化工园区化进程的最前沿。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今,上海化工区将目标指向建设世界领先的化工园区,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水平”管理和提升园区,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的地缘优势,继续引领新时代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在上海化工区的身后,还有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宁波石化经开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嘉兴化工新材料园区等十余家同属第一梯队的先进化工园区,几乎清一色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具有发展大宗化学品工业必需的便捷运输条件,因此其化工园区化起步最早,对产业资本的辐射吸引力也最强。漂洋过海从东来,近水楼台先得月,东部沿海化工园区化的发轫和率先探索,构成了这一重大产业事件的良好开篇。


    园区化闪现质变临界点


    良好开局的园区化要可持续,需要有先决条件。对产业发展而言,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区域协调机制必不可少。但我们纵观中国化工园区化发展的整个历程,不难发现良好开局之后,地方政策主导、一窝蜂大干快上,很快就让园区化走偏了路。


    园区化建设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带来巨大利益,也正因此,继东部沿海若干化工园区成立后,很快全国各地在地方政府的主导甚至直接操办下,兴建起了数百个形形色色的化工园区。尤其是进入“十一五”以后,国内化工园区迎来了井喷。截至目前,全国除了北京市以外的所有省份,都已涉足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少数化工大省每个市甚至每个县都建设有化工园区。


    按照2017年的统计数据,当年全国共有化工类园区逾600家,其中产值超1000亿元的特大型园区13家,500亿~1000亿元大型园区29家,100亿~500亿元中型园区155家,低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数量最为庞大,达404家。


    从一个更大的维度来看,这种政策主导、一窝蜂抢跑的产业发展现象,在国内其实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不光发生在化工园区的建设上,也几乎发生在任何一个产业的扩大发展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风电、光伏、锂电乃至新材料、LED、机器人等几乎所有的新兴产业,都经历过一窝蜂建设的闹剧,短时间内带来了极大繁荣,但从稍长的一个周期来看,一些产业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更多的产业正在为此付出代价。政策主导、一窝蜂抢跑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造成这一共性现象背后的体制性问题需要反思。也正是基于反思,才有了当前我们国家从旧模式下的高速度发展转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命题。


    不同于西方的化工园区主要是大企业等市场力量推动和主导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的化工园区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化工园区的热情持续高涨。虽然化工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多多少少进行了前期规划论证,征求了专家和各方意见,但政府决策拍板、定区域划边界、建设基础配套工程、确定种子和启动企业(项目),都体现了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反映的主要是政府决策意志。


    重长官意志、轻市场考量,其结果是不少园区牌子挂起来了,种子企业(项目)也落地了,但后续招商非常困难,建设了多年依然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园区该有的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链分工协作等都无法形成,园区徒有虚名。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政府决策意志,容易陷入先入为主、一厢情愿的窠臼;园区的规划建设违背了市场规律,没有充分反映市场比较优势和市场主体的意愿,更没有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被市场所接纳。


    从2017年开始,国内化工园区一窝蜂大干快上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化工园区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在领先的化工园区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化工园区关停倒闭的情况也频繁出现,化工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企业升级到园区层面。而究其淘汰出局的原因,园区布局不合理、运营低效、安全环保不达标,当是主因。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的到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安全环保风暴的持续摧枯拉朽,我们可以预计,国内化工园区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一大批当初设立之时就不够严谨、违背市场规律,后期发展中综合实力和特色优势又不突出的中小型园区,应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关闭退出潮。


    据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判断:我国化工园区化已经完成了数量上的原始积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已经清晰闪现。质变的方向是一体化、集约化理念在更高层级和更广阔视野上的落实,实现跨区域的产业集聚、集约、高效、协同发展,具体的表现形式即是产业带。


    产业带规划布局时机成熟


    如果将政府主导的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定义为园区化的1.0阶段,全国各地该建的不该建的都已经建设起来,完成了园区数量上的简单原始积累;那么,量变到质变的切换,进入以市场主导的中国园区化2.0阶段,则将是高质量发展洪流下一个大调整、大洗牌的二次重构过程。


    这个过程以有没有市场比较竞争优势、硬设施和软实力突不突出、产业生态系统是否强大为标杆,化工园区的优胜劣汰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加深化,当然也更为激烈。很多低效落后的化工园区将逐渐被市场抛弃,而那些综合优势突出的园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之下突破园区行政边界的限制,发挥其愈加强大的外溢效应,最终连点成片,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带这种更大规模的产业生态系统。园区化2.0将是以市场优势和系统性制胜的高级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国内来看,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已经到来,不可回避、不能阻挡。相对于此前半个多世纪的高速度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绝不仅是字面所呈现的些许差异,而应该最终呈现为一场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触动利益触及灵魂的“深刻革命”。仅从产业经济来讲,以高质量发展为指针,那么产业政策、标准规范、商业文化以及园区化建设、企业经营理念、职业价值操守等,必须改弦更张,新瓶装旧酒、新情旧景两相宜是绝无可能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向市场靠拢,以市场为主导,向市场要核心驱动力,简言之即落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园区化的高质量发展该是什么样子,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入园企业业务层次、科技贡献率、安全环保保障能力等指标依然有效,但光讲内涵并不全面,需要兼顾内涵和外延才具系统性。


    最大的外延因素就是园区的规划布局,如果连园区布点都不科学、低质量,更遑论园区内部的高质量发展?至少有一点,由政策主导、主要反映政府决策意志的园区化,在高质量发展时境下就将不合时宜,也不太可能有太大的生存发展机会。将园区化的主导权还给市场,政策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引导和规范。如此,高质量的园区规划布局才有可能到来。


    从我国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环渤海、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层面的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长株潭、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圈、黄河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等地方层面的一体化进程目前都已经得到了实质性推进建设,一些进程经过多年探索甚至已经初见成效,跨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协同融合取得重要进展及宝贵经验。这对于园区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园区化也该跳出画地为牢的思想固化,突破地理边界的藩篱,探索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区域不同园区间的结构优化、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和同频共振,从而提升跨区域产业整体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效益。这种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园区拆墙”行动,最终的结果和呈现即是产业带,这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全相通的。


    其二,从国际来看,产业带建设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非常多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说在当前我们还没有太多产业带概念的时候,人家早已绝尘而去。


    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在产业带建设上已形成了多个影响重大的产业带和湾区经济带。以美国为例,其石化业就呈高度集聚的产业带分布,主要分布于墨西哥湾沿岸的南部工业带和五大湖区附近的东北工业带。其中,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聚集了数百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主要分布在休斯顿工业园、阿拉巴马化工园区等数个大型化工园区内,形成明显的跨区域产业带布局,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程度非常高,代表着工业文明更高的高度。


    相对而言,我国近3万家规模以上石化企业、近600个形形色色的化工园区,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散步在全国各地。且不论集约化程度悬殊下必然的效率效益差距,光是抓安全环保,两者就有“泾渭分明”之别。如果我们看不到与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悬殊差距,高质量的园区化发展就容易陷入画地为牢、闭门造车的境地。


    “十四五”应启动早期规划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整体看依然呈现为高度分散,仅从规上企业数量和园区数量及分布上也可见一斑。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启动石化产业带的研究规划恰逢其时,中国石化产业带的发展进程可由此发轫。


    这里有几方面的背景和逻辑: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东中部地区人口稠密,决定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和园区化必须走高度集约化的路子,星罗棋布、星星点点不可取亦不可持续。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已经从化工企业上升到化工园区层级,优势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不具备市场比较优势的园区逐步淘汰出局,这一趋势将愈演愈烈。第三,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土地资源已相当紧张的优势化工园区,有越来越大的突破行政边界限制、不同园区之间连点成片的动力和压力,这也是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呼唤。因此,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产业带发展模式经验,在“十四五”启动石化产业带的规划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及抓手,实是顺势而为之举。


    我国石化产业虽然高度分散,但产业带的原始形态或者说发展潜力,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区已经显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石化产业带的雏形清晰可见。比如,长三角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舟山)”为轴心的石化产业带基础已经非常扎实,现在缺的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进一步实现某种制度安排上的深度融合和高度协同。在能源化工“金三角”(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区域及邻近的山西等省份,现代煤化工产业带的光明前景已经清晰可见,同样亟待突破的也是制度和观念上的藩篱。


    以此为对照,我们能大致理清“十四五”石化产业带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渤海湾石化产业带、长三角—杭州湾石化产业带、珠三角—北部湾石化产业带、“金三角”煤化工产业带为核心,启动早期的论证和示范建设,以期尽快探索经验、形成理论、确立制度,从而在后期推而广之。尤其是长三角—杭州湾石化产业带和珠三角—北部湾石化产业带,作为建设基础条件最为优越的产业聚集带,更应该在“十四五”时期先行先试,打造典范和标杆。


    对于整个东部沿海地区而言,石化产业布局一定要遏止当前全线开花铺摊子上项目的势头,国家统筹规划海岸线资源,确定开发边界,也即我们通俗所说的“负面清单”,规定那些拥有优质自然生态资源的地区应优先布局发展新经济业态,不得大规模发展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业,从而遏制地方政府的短期性规划和急功近利开发行为;在石化产业投资强度大、市场集中布局、基础也比较雄厚的地区,探索跨区域的石化产业带新理念新模式,实现集中连片高强度开发和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在现有地方政府主导、园区化发展的体制下,沿海石化园区和项目全线开花的态势难以遏制。如果“十四五”时期国家借鉴西方产业带(如美国墨西哥湾石化产业带)的成功经验,在渤海湾石化产业带、长三角—杭州湾石化产业带、珠三角—北部湾石化产业带这些重点开发区域内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实现石化项目的高强度、集约化布局建设,同时论证划定“无化区”“轻化区”,规定生态优先地区不能或者仅能低强度地布局建设临港重化工业,转而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旅游观光等新经济产业。唯有如此,未来之中国,漫长的东部海岸线上,除了分布着若干世界级的石化产业集群,还能错落布局着若干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度假区,各得其所两相宜。如此,则沿海幸甚,中国幸甚。


    东部沿海石化产业是如此,全国其他地区、其他产业亦然。让市场看好和选择的化工园区强起来,并最终连成一片片的产业带;让市场背离、名不副实的化工园区退出来,寻求更佳的比较优势替代产业。如此,石化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蕴和根基才能尽快确立起来。


  • 文章关键词: 化工园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