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深度化解产能过剩 规避石化投资风险
深度化解产能过剩 规避石化投资风险
  • m.casaroura.com
  • 2015-04-14 11:42:59
  • 中国化工报

  • 深度化解产能过剩 规避石化投资风险


        2014年,石化行业产能快速增长势头基本得到遏制。新增产能明显减少,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纯碱、磷肥、醋酸等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能过剩趋势发生积极变化,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初步进展。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根据重点石化行业产能变化和利用情况,对2014年重点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与2015年产能变化趋势进行了判定和预测,内容如下。

        
        现状:落后产能亟待退出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增速进一步下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石化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201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进出口贸易总额67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利润总额7911亿元,比上年下降8.1%。结构调整继续深化,高附加值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上升,节能降耗有新的进展。但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利润水平大幅下滑。从价格看,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重点监测的188种产品中,价格比上年下降的有144种,占76.6%。从利润看,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出现近年最大降幅。其中,炼油行业、氮肥行业、磷肥行业、合成材料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69.6%、196%、18%、22.2%。综合分析,消费放缓与产能过剩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014年石化行业产能快速增长势头基本得到遏制,新增产能明显减少,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纯碱、磷肥、醋酸等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能过剩趋势发生积极变化,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总的来看,在产能过剩压力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一些企业开始主动退出落后的、竞争力不强的产能,把投资重点转向精细化工产品、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在全行业产能过剩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的情况下,部分行业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2014年纯碱、磷铵、醋酸等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较2013年有不同程度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改善。聚丙烯能力消费比尚处合理区间。氯碱、电石、甲醇、有机硅甲基单体等产能过剩状况未见改善,仍需加大力度化解过剩产能;炼油、尿素、氟化氢、PTA、合成橡胶等产能利用率水平继续下降,产能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化解过剩产能将是未来几年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趋势:需求下降投资放缓
        
        当前,石化行业依然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尚未缓解,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但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石化行业仍是未来较长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消费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为缓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产品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困难和挑战客观存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有的放矢,正确引导,对于深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2015年,石化行业投资增长继续放慢,产能增长速度进一步降低,落后产能退出逐步加快,部分行业产能或将出现负增长。下游市场对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将继续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供大于求的矛盾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程度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一是传统石化产品需求增速下降。2014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5.18亿吨,比上年增长5.8%,增加了2.6个百分点;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02亿吨,增长5.6%,增加2.7个百分点,其中,柴油比2013年回落2.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9.5%,比2013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增幅比上年下降3.8、6.8和7.4个百分点,纯苯、聚苯乙烯、合纤单体、合纤聚合物出现负增长。1~2月,油气消费1.19亿吨油当量,同比回落4.5% ;石油表观消费量增长1.6%,同比回落4.4%;主要化学品消费总量增幅5.4%, 同比回落2.1%。2015年,传统石化产品需求将延续缓慢增长的态势。
        
        二是投资放缓,产能增速减慢。2014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比2013年下降8.8个百分点,尤其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磷肥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2%,无机碱行业下降4.9%,轮胎行业下降1.4%。在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下,2014年烧碱、聚氯乙烯、纯碱、尿素、磷铵等行业产能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分别比2013年下降1.6、9.3、5.4、12.5和5.2个百分点。2015年新建项目数量明显减少,部分规划项目取消,投资增速将继续延续放缓这一态势。今年1~2月行业投资增幅6%,同比回落11%。(其中,炼油业增幅16.6%,同比回落11.1;化工增4%,同比回落11.7%;油气增4.6%,同比回落7.7%。)在投资增速减慢的同时,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主动退出盈利水平低甚至亏损的过剩产能,并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将助推行业转型升级,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三是产品价格继续下滑。2014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跌,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从6月19日的112.55美元/桶跌至年底的55.5美元/桶。今年3月10日美国EIA将2015年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调至59.50美元/桶。预计2015年,世界油气供需继续保持偏松格局,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相对低位波动。预计2015年,世界油气供需继续保持偏松格局,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相对低位波动。由此带来石化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今年1~2月,全行业价格总水平跌幅13.2%,化工跌幅7.2% 。全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9%;其中,油气行业同比回落37.2%,炼油业下降25.8%,化工下降7.5%。预计2015年石化产品出厂价将维持低位,对企业效益产生持续影响。
        
        应对:深挖需求借力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必须加大力度,扎实推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化解过剩产能,保障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一是拉动市场需求,防止惯性下滑。当前制约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必须设法开拓市场,拉动需求。一方面,针对基础化学原料、农用化学品、合成橡胶及制品、成品油等传统市场,最大限度挖掘成熟市场潜力,保证行业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把握需求变化趋势,加强对纺织、轻工、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下游行业重大基本项目的有效供给,特别是差别化和功能性、绿色环保低碳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努力扩大市场供给。
        
        二是积极扩大出口,鼓励优势产品走出去。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外需市场对消化过剩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水平、稳定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着力开拓海外市场,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合成橡胶、氯碱、化肥、纯碱、合成纤维等产品的出口份额。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自贸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轮胎、钾肥企业参与境外产能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在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环境中,引导企业树立系统成本管理理念,狠抓降本增效,以降低系统成本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推进大宗原料集中采购,形成协同优势,推进销售协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技术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加强行业产能预警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加强土地、环保、节能、安全等监管,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相关人员安置保障体系建设,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石化联合会将继续做好石化行业产能预警工作,进一步提升产能预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拓宽行业覆盖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继续为化解过剩产能、规避投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文章关键词: 石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