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区域协调发展 让石化产业布局更优化
区域协调发展 让石化产业布局更优化
  • m.casaroura.com
  • 2014-01-08 11:08:16
  • 中国化工报
  •     201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4年的“六大任务”,提出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4年我国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而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如何?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东西部产业应如何布局?行业需要警惕哪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东部企稳回升 西部步入转型
       
        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东中西部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西部的原材料产业和东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石化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纯苯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0%,子午胎占比超过82%,合成纤维单体超过92%,产品加快向中高端、精细化发展;中部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化肥、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其中尿素占全国总产量的39%,化学试剂占29%,农药占31%;西部地区天然气产业、煤化工等发展迅速,其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比重达82%,电石产量占88%,甲醇占比近50%。
       
        数据还显示,2013年1~11月,东部11省市主营收入增长9.6%;中部8省主营收入增长8.4%;西部12省市区主营收入增幅7.2%。业内人士认为,在区域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地区收入增长保持了基本同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行业中的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这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从投资方面看,西部地区仍是一片热土。2013年前11个月,西部地区投资增幅达24.5%,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为20.7%和12.9%,西部地区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占全行业比重保持在51%以上,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据了解,除西部大型企业和一些央企外,东部企业来西部投资的也不少,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的企业在西部投资愿望强烈。但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部企业受本地环境制约,要向外寻找原材料基地,这也决定这些企业在西部的投资大多还是围绕初级产品,转移的高技术含量、产业链下游产品相对较少。
       
        “综合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去年西部经济增速首次低于东部。”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对记者说。在很多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西部化工产业发展步入了转型时期。2014年和未来几年,西部化工产业将进入发展速度减缓和更趋理性的阶段。
       
        “西部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较东部仍然落后,最近几年发展的速度比东部地区快,主要是因为有资源优势。但是我认为,发展到现阶段,西部的资源优势在逐渐褪色,初级产品产能已经很大,但深加工能力还跟不上,加上环境的制约,导致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发展较慢的周期。”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对记者说。
       
        祝昉告诉记者,西部化工产业生产初级产品较多,比如电石、甲醇、纯碱等,而这些大多属于产能比较过剩、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反观东部地区,在完成部分初级产品向西部转移后,差异化发展趋势增强,产品附加值利润更好,因此产业发展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几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使得西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未来提升发展质量主要看向下游发展的情况。“经过这几年发展,西部很多基础化工材料产业基本形成了,比如陕西过去没有甲醇,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00万吨产能;过去很多西部地区没有‘三烯’、‘三苯’等基础原料,但是现在都形成了一定的产能。关键就是下一步如何做好深加工,在这个基础上向下游产业突破,在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上有一些作为。”胡海峰说。
       
        然而,没有成熟的市场,是目前制约西部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这些年西部很多企业都在喊搞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但是市场需求不强烈,所以难以拉动发展。西部自身市场较弱,比如电子、纺织、造纸等行业比较落后,而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是给这些行业进行配套,这些行业不发展,精细化工就不容易发展。”胡海峰说。
       
        祝昉也认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与其市场更成熟有极大关系。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更能拉动化工企业产品升级,终端市场的需求也使得企业更有意识地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央强调,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胡海峰告诉记者,西部一些龙头企业目前仍然过多依赖资源发展,而这些企业均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应增加延伸下游产业的资金投入,引领整个西部产业向下游发展。记者在采访晋煤集团时获悉,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之一,今年该集团提出了基于传统煤化工的高值肥料、精细化工的发展的思路。一方面,走差异化路线,延伸产业链,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集团煤化工板块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延伸产业链,进军精细化工领域。新上的精细化工项目应尽可能立足于企业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尽量以当前过剩的传统的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积极进行技术攻关,以生产高端产品为目的,同时尽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布局方向明确 警惕产业雷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使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强调了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性,进一步突出主体功能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
       
        据了解,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度,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在这一规划中,一些区域被定位优先发展化工产业,一些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被定位为能源化工基地,比如呼包鄂榆地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天山北坡地区的功能定位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工业基地;一些沿海开放地区被定位为发展石油化工,例如北部湾地区,实行沿海推进战略,以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湛江为重点,建设主要利用海外资源的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带,建设石化、船舶和钢铁基地。
       
        石化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目前化工产业在全国布局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也是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大方向。总体来看,西部地区产业向资源地聚集,集中发展煤化工;东部靠近沿海地区有大宗原料进口,布局发展石油化工。
       
        但是,杨挺强调,目前化工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应警惕局部地区产业雷同的问题。“比如,西部煤化工产业园区现在就呈现出了同质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园区规划的项目大部分都是电石法PVC,或是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然后烯烃再做聚乙烯、聚丙烯这一路线。这将导致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趋同,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在所难免。”杨挺说。
       
        对此,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实现产品差别化和高附加值化是解决同质化矛盾的有效办法。比如,对于甲醇而言,既可以向下延伸生产烯烃,也可以发展三聚甲醛及下游产品、丙烯腈及下游产品、丙烯酸及酯、PMMA等。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有关人士对环渤海区域化工布局也提出质疑,河北唐山曹妃甸正在建设以石化为主的新工业区,黄骅港也在建设大型石化基地,这些产业与辽宁盘锦正在建设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天津的滨海化工区等比较雷同。
       
        对此,杨挺表示,环渤海地区方便原料进入和产品输出,具备发展石油化工的条件。各地规划发展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产业雷同发展。“像美国墨西哥湾具备发展石油化工的优良条件,沿岸布局了很多化工园区,这并不是产业雷同。石化产业都是从炼油开始,然后生产‘三烯’、‘三苯’,再向下游发展产品就很多了,企业选择的下游产品要各有特色就不会形成同质化。”杨挺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雷同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因地制宜地做好科学规划。以陕西为例,胡海峰告诉记者,近几年省内诞生了不少化工产业园,但是很多园区缺乏科学规划,仅仅是划出一块土地,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便开始招商,对所上项目更是缺乏选择。
       
        对此,杨挺建议,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在规划时都要衡量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原料,比如沿海地区有港口优势,适合发展石油化工;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适合优先发展煤化工;萤石资源丰富地区则适合发展氟化工。其次是市场,要搞清产品辐射市场的半径是多少。此外,还要看当地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是否有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
       
        2014年,优化产业布局仍将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区域政策的重要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国家基于地方实际,立足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台的区域规划等政策措施,可以优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通过合理布局实现合理分工,一体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产业雷同和由此形成的恶性竞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下一步要把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优化产业布局,应更多发挥市场作用。中央强调“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表明中央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政府应更多让位于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机制,针对项目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提出要求。至于企业要上什么项目,上多大的项目,应交由市场去决定。
       
        资源城市转型 因地制宜发展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表示,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14年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
       
        去年12月,我国首次出台的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即《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在全国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状况,明确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格局特色的发展模式。
       
        记者调查发现,因地制宜地实行特色化发展、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等,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
       
        作为全国第一个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城市,辽宁阜新依托比较优势,正在大力发展煤化工和氟化工产业。煤化工成为阜新市重要的接续替代产业,阜新煤化工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煤基清洁燃料、煤基石油化工、煤基化肥、煤基精细化工四大产业结构,以及煤制天然气、天然气精细化工、煤制天然气综合利用、煤制化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和煤制芳烃8条产业链。此外,阜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萤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氟烷烃和含氟聚合物等主流氟化工产品,配套发展基础化工产品,提升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也形成了自身特色。
       
        同样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大庆,也正在探索一条发展接续产业、促进转型发展的特色之路。大庆确立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重点接续产业,正在实施“5·10·15”计划,即重点培育5个千亿元产业、10个百亿元产业、共15个产业。据大庆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和全介绍,目前大庆石化产业发展很不错,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
       
        为更好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政府今后应该更多让位于市场,成为了业内人士共识。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过去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多是以政府为主导,按照中央部署,未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将走上市场主导的道路,政府的作用将体现在政策制定、市场监管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则表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的援助性政策,要把握好度,强调“辅助性”原则,引入市场化手段。比如治理矿山塌陷,可以吸引民间资本,治理后搞休闲旅游。
  • 文章关键词: 石油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