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炭行业面临十年罕见困难局面
煤炭行业面临十年罕见困难局面
  • m.casaroura.com
  • 2013-06-13 09:17:59
  • 腾讯财经
  •     风光了10多年的中国煤炭行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过得这么落魄过。
       
        尽管“迎峰度夏”的传统煤炭需求旺季已经到来,但煤炭行业仍然盘横在市场的寒冬中。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自2011年11月创出历史新高834元/吨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610元,累计跌幅高达26.86%。
       
        煤炭市场萧条的背后,是煤炭企业的艰难求生困境:山东煤炭企业35%陷入亏损,山西省煤炭行业利润大降近七成。
       
        不过煤炭行业的这已境况有望得到改善。近日国务院召开座谈会,专门研究减轻煤企税费并规范进口煤市场。而由国家能源局主导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也已经进入发布倒计时,对给国内煤企造成冲击的进口煤设置了高门槛。
       
        乌金褪色
       
        煤炭行业面临着十年来罕有的困难局面。
       
        分析认为,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内部需求严重不足,致使我国浙江、山东多省出口型企业大面积限产、减产,从而导致了煤炭的需求量急剧下滑。另外淘汰高耗能产业被收紧,导致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制约了煤炭的需求。
       
        产能过剩、价格持续走低使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正陷入到亏损泥潭中。作为华东地区第一产煤大省的山东,煤炭企业已有35%陷入亏损,地方煤矿中超过三分之一出现亏损。
       
        1-4月份,山东煤炭生产原煤同比下降4.53%,销售商品煤同比下降8.66%,煤炭商品煤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4.48%。全省商品煤的平均售价也比年初下降6.25%,同比减少78.49元每吨,下降11.34%。
       
        作为山东省内煤炭生产龙头企业的兖州矿业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季度兖矿集团煤炭运销总量同比下降11.6%,国内产销量未能达到预期。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仅降低7.83%;但利润同比减盈21.26亿元,亏损5.62亿元。重压之下,这家被称为山东“最赚钱”的上市企业,今年五月份迎来了第一次降薪和大规模裁员。
       
        山东能源集团一季度煤炭销售收入下降14.1%,综合煤价同比下降147.49元/吨,利润降幅接近六成;库存增长115%,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而淄博市内22家煤炭生产企业,仅有6家保持在盈亏平衡或者略有盈余的状态,亏损比例约占七成。
       
        煤炭大省山西在此次煤炭行业所遭遇的困境中也显得尤为突出。
       
        今年一季度,山西同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晋煤集团、汾西集团、霍州煤电集团已跌入净亏损区间,阳煤集团、中煤平朔集团、潞安集团利润同比大幅下跌。1-4月,山西全省煤炭行业实现利润82亿元,同比减少48.24亿元,降幅高达69.3%。
       
        煤企集体陷入困境,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税收。山西煤炭生产行业今年一季度入库增值税119.6亿元,同比下降32.13%,减收56.63亿元;山西煤炭运销行业一季度入库增值税10.06亿元,同比下降46.62%,减收8.79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利润同比下降43.6%。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亏损,个别企业出现了贷款发工资和推迟发工资的现象。
       
        截至4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92亿吨,比社会正常库存多1.5亿吨左右。
       
        煤炭业的黄金十年已经成为让煤企怀念的过去。
       
        进口冲击
       
        在国内煤炭企业眼里,进口洋煤是一个搅局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进口煤炭2.89亿吨,同比增长29.8%。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煤炭进口量达8000万吨,保持30%以上增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并连续4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全球煤炭贸易量的95%左右。
       
        进口煤的大兵压境让中国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局面愈加严重,国内大小煤企的生产空间不断遭到挤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持续处于震荡下行的低迷态势,而中国产煤大省山西,一季度炭行业累计实现利润65 .22亿元,同比减少48.24亿元。
  • 文章关键词: 煤炭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