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两会”过后 中国碳交易市场动力十足
“两会”过后 中国碳交易市场动力十足
  • m.casaroura.com
  • 2011-03-25 09:11:13
  •   “目前各地已建立或正在筹建的环境交易所过多,未来,随着强制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统一,成立一到两家国家级碳交易平台,打破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是清华大学教授、民建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在本次“两会”上的提案。节能减排和碳交易,经历过上届两会的火热,今年的两会中依然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王名教授的这个提案,其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目前各地已建立或正在筹建的环境交易所过多”——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已经有了四处燃烧的星星之火,并渐有燎原之势;“成立一到两家国家级碳交易平台”——则意味着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还处在一个初步建设、有待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局面。
      
      中国碳交易市场稳步前行,每一步应该如何踏出?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星星之火
      
      早在2009年,我国就已经提出“2020年前,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单位GDP碳排放强度40%到45%”这一行动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是两条不同的路径。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碳交易试点。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在2月份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尽快出台《自愿减排交易暂行管理办法》,建立自愿碳排放交易注册登记系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探索碳排放权交易,5年内在部分行业和省份试点推出碳排放权交易。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员也表示,行政手段节能减排一直是治标不治本,这在之前部分地区为实现减排目标而拉闸限电的简单做法中可见一斑,今后要在碳交易和碳税上想办法。
      
      因此,碳排放权交易将是市场化控制碳减排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也正在多方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2010年,国家启动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这个举动被多方认为是探索开展碳交易历程中具实质意义的一步。
      
      除此之外,江苏等多个省份和地区也纷纷把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积极加入到减排行动中来。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星星之火已经在各处点燃。
      
      如何燎原尚待各方共同添柴加力
      
      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多个碳排放交易所,主要包括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及2010年10月成立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等等。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主导制定了专为中国市场设立的自愿减排“熊猫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省市正在筹划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
      
      但由于国家层面的碳交易办法没有出台,各区域间在开展碳交易活动时会受限于各地经济结构模式、计量办法、交易规则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因而也背离了碳交易活动统一化的初衷。而且省市级交易所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交易量,难以提高交易效率,也不利于碳交易产品的国际对接。
      
      从国际经验看,欧盟、英国、美国建立的都是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只有一个交易所。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在政策标准、交易制度、具体程序方面都应当全国统一。
      
      也正是因此,与王名教授类似的提案在本次两会中屡屡可见,政协委员方方也同样提议建立国家级碳交易平台,以促进整个国内碳交易市场更为有序的前进。而发改委不久前曾指出,将限制地方碳交易平台数量,避免过度竞争。
      
      而国家级碳交易平台和碳交易市场的真正建立,则需要包括政府机构、温室气体审核机构、认证机构、投资机构、保险机构、银行、碳交易市场买家、碳基金、咨询方、项目业主以及金融和商品交易所等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整体建设、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更为合理和完善。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内最早参与碳交易和CDM(清洁发展机制)业务的一方,咨询机构无疑将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咨询机构应积极贡献热量
      
      国内碳交易市场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而CDM咨询机构作为减排先锋,则早在几年前就一直活跃在节能减排的第一线,参与到了CDM项目申请的每一个环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的咨询机构已有了长足发展,不少优秀的咨询机构都做出了突出的业绩,比如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已有40余个项目在联合国EB注册。
      
      成功业绩的背后,是咨询机构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而这些丰富的专业经验,正是碳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此,清能投资吴宏杰先生认为,有实力的咨询机构,一方面要保持自己低碳经济“先锋”的作用,继续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勇于承担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虽然目前国际碳减排谈判依旧处在胶着状态停滞不前,但在国内,碳交易的前景依然非常乐观。2012年以后,各国减排义务没有确定是CDM机制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但是这个机制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有利于国际碳减排事业的发展。
      
      伴随从国家到地方的全力支持,中国碳交易市场正在充满动力的渐行渐近。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